朝华夕秀网

5月27日,电力股开盘走强,新中港605162.SH)收获两连板。国联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电改背景下各类电源盈利能力稳定增长,运营商向公用事业化属性迈进。成本改善保障火电2024年全年盈利高增,新能源电

主营业务营收下滑转型新能源,“两连板”后新中港还会有几个板?

5月27日,电力股开盘走强,主营转型新中港(605162.SH)收获两连板。业务营收源后

国联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电改背景下各类电源盈利能力稳定增长,港还个板运营商向公用事业化属性迈进。两连板成本改善保障火电2024年全年盈利高增,主营转型新能源电价环境价值凸显。业务营收源后新中港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下滑新能新中方式进行电力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公司近期披露的港还个板储能定增项目也点燃了资金炒作的热情。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2023年新中港的主营转型主营业务营收规模是同比下降的;公司此前宣扬的清洁能源也有“水分”;上市以来已募资超过8亿元也引发了争议。

主营业务营收下降

新中港创建于1985年,是下滑新能新中嵊州市重点骨干企业,主营业务为热力产品和电力产品的港还个板生产及供应。

据官网介绍,新中港采用背压热电联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供应,该生产方式比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更符合能源梯级利用的原则,可避免大量冷凝端能源损失;同时还能发挥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环保优势,集中治理污染物排放,使能源得到高效、清洁利用。可以说,该公司在节约能源和清洁燃煤方面已走在热电联产行业前列。

但是,公司去年的营收规模有所下降。2023年,新中港实现营业收入9.56亿元,同比下降0.96%。其中主营业务热电联产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下降3.21%。

分产品来看,新中港的主要产品营收也是下降的。2023年,公司的蒸汽、电力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7.03亿元、1.7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30%、3.31%。唯一呈现正增长的压缩空气产品营业收入为4468万元,虽然同比大幅增长221%,但其营收占比仅为4.68%,对公司的业绩贡献较小。

此外,新中港在嵊州市内的营业收入达到9.18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6.18%;而在嵊州市外的营业收入为3432.36万元,营收占比仅为3.60%。显示出公司过于依赖嵊州市内的业务,或将错失嵊州市以外广大区域的发展机遇,并且这与公司此前声称的“致力于成为跨区域发展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并不相符。

环保问题缠身,清洁能源不清洁?

据公司介绍,新中港的生产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凝汽发电厂、热电分产型企业,更符合能源梯级利用的原则,彻底避免了大量的能源损失,使得能源可以得到高效利用,从而实现环保、清洁。

但是,新中港似乎并没有其标榜的那样“清洁”。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数据,2017年嵊州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新中港前身)被列入浙江省重点监控废气企业名单;2018年新中港被列为绍兴市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2019年该公司被列为绍兴市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可见新中港已然成为当地生态环境局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中的“常客”。

新中港声称,公司采用的环保技术工艺路线没有脱硫废水、白羽烟等二次污染,并且2023年并未受到环保部门的任何处罚。不过,新中港此前可是经常因为环境保护问题而被处罚。

2018年8月,新中港因污染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超过限值要求仍执行环保电价导致多收价款,违反了《价格法》被绍兴市发改委没收违法所得20.92万元,并处罚款9911.24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新中港曾将公司名称更改为新中港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又在2020年11月24日更名为“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不知该公司是否已经自我否定了“清洁能源”的定位?

转型新能源前景如何?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新中港正在努力向新能源转型。

2023年12月,新中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在2024年1月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储能项目的议案。公司拟投资建设储能电站——嵊州市开发区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容量为100MW/220MWh(交流并网点处),项目总投资额约3.93亿元。

此外,新中港还计划在储能电站布置太阳能光伏1.3Mwp,未来将形成热电联产和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2024年4月,新中港披露了一则定增预案,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5亿元,用于嵊州市开发区储能示范项目。

事实上,新中港大力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公司希望未来能够形成热电联产和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但是,新中港的储能项目起步较晚,相关项目还有待持续推进,目前该项目也未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自2021年上市以来,新中港共进行过两次募资,共计8.55亿元。

2021年7月7日,新中港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4.32亿元,分别用于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项目,热网扩容改造项目,热力、电仪等系统优化及智能化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80000Nm3/h空压机项目。

2023年,新中港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3.60亿元,扣除发行费后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1.96亿元用于80000Nm/h空压机项目;5114.83万元用于向陌桑现代茧业供热管道及配套管线项目;2290万元用于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改造项目;9944.17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如果拟募资不超2.5亿元的储能项目获得通过,新中港累计募集资金金额超过11亿元。公司向新能源的转型能否收获成功,还有待持续观察。

       原文标题 : 主营业务营收下滑转型新能源,“两连板”后新中港还会有几个板?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 2024.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