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24》: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人参与 | 时间:2024-06-29 05:50:43

6月20日,能源研究所发布《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24》,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评论达到620艾焦(EJ),中国总和而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超过400亿吨!新增

该报告是能源专业人士的判断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的基准,自1950年代以来一直由英国石油公司(BP)撰写,源超能源研究所与咨询公司毕马威和凯捷自2023年起接手制作和发布这份年度报告。过世国

 能源研究所首席执行官Nick Wayth对路透社表示:“在发达经济体中,我们观察到化石燃料需求达到顶峰的统计迹象,而在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改善继续推动化石燃料增长的评论全球南方经济体中则不然。”

报告称,2023年中国的新增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了6%,达到了新高,可再但中国也占据了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的源超一半以上。

毕马威的Simon Virley表示:“中国增加的可再生能源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令人瞩目。”

202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炼油能力最大的国家,并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此外全球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BESS)近50%安装在中国。

在欧洲,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占比自工业革命以来首次降至70%以下。

以下是2023年报告的摘要(文末附报告下载链接):

01

能源发展概况

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2022年增加了2%,达到620 EJ,比十年平均水平高出0.6%,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高出5%以上。

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可再生能源在总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14.6%,比前一年增加了0.4%。加上核能,它们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超过18%。

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下降了0.4%,至81.5%。

2023年电力生产增加了2.5%,略高于前一年的2.3%。

不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燃料发电量增加了13%,达到创纪录的4748太瓦时(TWh)。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在整体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8%,高于2022年的7.5%。

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结构的15%。

2023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

02

可再生能源

2023年,太阳能和风能的装机容量继续快速增长,比前一年的276吉瓦新增装机记录增加了约186吉瓦,增长了67%。

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净增长的74%。

2023年,中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的55%,并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的63%。 

太阳能占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75%(346吉瓦),其中中国约占四分之一的增长。欧洲安装了56吉瓦的太阳能,约占总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的16%。

风能在新建装机方面创下了纪录,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15吉瓦。新增装机容量的近66%在中国,其总装机容量现在与北美和欧洲相当。尽管欧洲在其风能组合中海上风电的占比最高(12%),但中国的海上风电容量为37吉瓦,而欧洲为32吉瓦。

03

电力

 2023年全球电力生产量增长了2.5%,达到创纪录的29,925太瓦时。虽然亚太地区和中东的电力需求增长了约5%,但欧洲和北美的需求分别下降了2.4%和1%。

化石燃料在2023年贡献了全球总发电量的60%

对于化石燃料,煤炭在2023年依然是主要的发电燃料,占比稳定在35%左右。天然气在发电设施中的占比也稳定在23%左右。燃油发电厂仅贡献了总电力输出的2%以上。

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从29%上升到30%。在地区层面,南美和中美洲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最高,达到72%。在该地区电力需求占比超过40%的巴西,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了17%和71%。

核能的占比保持在约9%,中国的新建核电站和法国及日本的核电站重新投入使用,被德国剩余核电站的关闭所抵消。

各国核电发电量的变化

2023年,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BESS)容量达到55.7吉瓦,其中近50%安装在中国。

04

二氧化碳排放

尽管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略有下降,但由于石油和煤炭使用量增加,天然气保持稳定,化石燃料类别中的排放强度变得更高,导致排放量上升。

能源使用、工业过程、燃烧和甲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增加了2.1%,超过了2022年的纪录水平。

能源相关排放量首次超过40吉吨二氧化碳当量,直接能源使用的排放量首次突破35吉吨二氧化碳当量。

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7%,甲烷和工业过程的排放量也增加了5%以上。

上图是能源使用、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化石燃料的生产、运输和分配相关的甲烷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以及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总和。

2023年,中国在能源使用、工业过程、燃烧和甲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26.035亿吨,增长了6%,全球占比31.2%。

05

石油

2023年,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1亿桶/天,同比增长2%。

石油供应增长主要来自非OPEC+生产国,美国的产量同比增长了9%。

去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炼油能力最大的国家,达1850万桶/天,但炼油量仍滞后,利用率为82%,而美国为87%。

去年全球汽油消费量达到2500万桶/天,略高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2023年,生物燃料产量增加了8%,达到210万桶/天,主要受美国和巴西的推动。

美国、巴西和欧洲占全球生物燃料消费量的80%。

06

天然气

2023年,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价格平均下降了30%,从2022年的历史高点下降到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约13美元。美国亨利中心的价格下降了60%,平均为每百万英热单位2.5美元,回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全球天然气产量与2022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供应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天然气。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产量分别下降了约7%和4%。绝对值上,俄罗斯联邦的产量下降了5%,减少了32亿立方米。

2023年,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增加了近2%(10亿立方米),达到549亿立方米。美国超过卡塔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其供应量增加了近10%,而卡塔尔的供应量下降了2%。俄罗斯联邦的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出口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液化天然气下降了近2%(0.8亿立方米),管道供应下降了约24%(30亿立方米)。

2023年全球天然气需求仅增加了1亿立方米,增幅仅为0.02%,略高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尽管天然气在全球化石燃料消费中的占比维持在29%左右,但其在总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自2019年以来下降了0.5%。

全球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增长主要由亚太地区推动,中国、印度和其他非经合组织亚太国家的需求分别增加了11亿立方米、2.6亿立方米和7.6亿立方米。进入欧洲和经合组织亚太国家的液化天然气分别减少了3亿立方米和11亿立方米。

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其次是日本和韩国。它们合计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约45%。

2023年,全球天然气管道净贸易量下降了约8%(35亿立方米)。欧洲的管道进口量下降了26%(40亿立方米),几乎完全归因于俄罗斯供应的减少,占下降量的91%。

07

煤炭

自2022年的纪录水平以来,煤炭价格平均下降了46%,欧洲的到岸价格稳定在每吨130美元,亚洲的到岸价格平均约为每吨125美元。

全球煤炭产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179艾焦),超过了前一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亚太地区占全球产量的近80%,活动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四个国家。

全球煤炭消费量继续增加,首次突破164艾焦。相比2022年增长了1.6%,是过去十年平均增长率的七倍。

尽管中国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打破了2022年的记录,现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6%),但2023年印度的煤炭消费量首次超过了欧洲和北美的总和。欧洲和北美的煤炭消费量均低于10艾焦,且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持续下降。

08

生物燃料

2023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增长了8%以上,增幅最大的是美国(75万桶油当量/天)和巴西(65万桶油当量/天)。印度尼西亚占亚太地区生产量的约46%,达422万桶油当量/天。

2023年的生产分布为54%的生物汽油和46%的生物柴油。

美国、巴西和欧洲消耗了全球约四分之三的生物燃料。

09

关键矿物

2023年,主要金属和材料的价格普遍下降了约26%。降幅最大的是钴(-47%)、针状焦(-36%)和碳酸锂(-32%)。铜和天然石墨的价格分别仅下降了4%和15%。

非洲负责全球近75%的钴生产。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占约96%(或全球总量的56%)。

       原文标题 :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24》: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顶: 12踩: 42